特进正平郡王,加保信军节度使。”
“十六曰:……”
蓝珪忽然一顿,登时引来许多已经心猿意马的秘阁权臣们看了过来,而很快,后者便晓得是怎么一回事了。
“十六曰:
耶律余睹者,辽国近宗也,慷慨大义,素有贤德,惜乎受制于昏君涸局,不得已反覆自困。一朝释解,遂得开阔,乃定策于西夏,献土于阴山……今复取大同、战获鹿,不可不赏,以示中国天子之德,彰宋辽之谊。
特进临潢郡王,领契丹自治路经略使,奉宗祠于旧辽上京道。”
这个旨意一念完,出乎意料的引来了秘阁中众人的附和称赞……把控东西蒙古要害的阴山要冲直接被‘献土’算是一种实利,以任命的方式延续契丹余祚于临潢府则算是一种非常符合儒家价值观的处置。
这个郡王封的没有任何毛病。
当然,众人之所以出声,也有以为旨意到此为止的缘故……因为有战功和资历的基本上都封王了,忽然冒出来一个仿佛凑数的契丹郡王耶律余睹,人数也恰好来到了十六个,那当然以为官家今天隔空扔过来的火药包会到此为止了。
但是,正当众人等着首相赵鼎出列带头称贺之际,却不料大押班蓝珪微微轻咳了一声,然后从木匣中再度取出了两张旨意,秘阁中旋即安静了下来。
“最后两张。”
蓝大官知趣的笑了一下,这才重新正色起来,却又在只读了三个字后再度一顿。“十七曰……
十七曰:
杨沂中父祖三代忠贞无二,皆国之栋梁。其典班直十载,唯命东西,于君臣之道,始终如一,朕之赵云也。
特进静塞郡王,领班直如故。”
一旨既罢,满阁雅雀无声,似有所虑,不过,最后一王已经毋庸多言了。
“十八曰:
刘晏万里辗转,十年相从,可谓忠矣;典兵禁内,勤恳无失,可谓恪也;用众疆场,阵射韩常,亦可谓勇;寝幄扈从,无问权柄,可谓直也。
特进辽阳郡王,领班直如故。”
一气读罢,蓝大官状若无事,只是团团拱手:“官家有口谕,诸位于秘阁闻旨,不必虚礼……万事以实论为主。”
说完,这位资历大押班更是直接退到角落,寻来一杯茶水,微微润喉,然后径直离去。
当然了,赵官家说是不让虚礼,实际上又怎么可能不虚?
所以首相赵鼎以下当即依次诸相公、尚书、侍郎、九卿、五监纷纷涌出,朝着北面虚空行礼,轮番口称贺词。
好一番折腾以后,秘阁二楼内,方才渐渐平静下来。
但所谓平静,并非是无话可说,无事可论,恰恰相反,实在是要说的太多,要论的太多,以至于一时间不知道从何开始了。
须知道,今日还与之前不同,四日前,仅仅是获鹿大胜简报飞马抵达,秘阁之中只晓得赵官家此人应该不会虚言夸饰,确系一战决胜,便已经嘈切了一整个下午,讨论了各种预案。而今日,捷报如飞,战场细节一一清列,斩首、俘虏、缴获,乃至于战后处置、封赏清晰无误,信息量多的惊人,秘阁之中,又如何能空坐?
“老夫说一件事啊……一口气十八个王爵,这封赏是不是稍微有些滥了?”一番沉寂之后,打破沉默的乃是刑部尚书马伸。
“刑部多虑了!”御史中丞李光当即排众而出,抢先而对。“这次封赏不比寻常……一则是确切大胜,几乎使金军匹马不得北返,继而山河尽复就在眼前,莫说七个亲王、十一个郡王,便是十七个、二十一个,封也就封了;二则嘛,刑部没听之前旨意上说嘛,这是官家阵前许诺……昔日成王一叶封唐而周公贺,敢问天子封诺难道是可以食言而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