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哟,这可是大喜事。”
“爸,您就出来吧。跟我妈一起,我想给你们买几件衣裳,带着小特一起。”
“好,好。衣裳不用买,你过来吃饭,我让你妈给你做好吃的。”
“不行。非要买衣裳不可,请客也是我请,买完衣裳我请吃大餐。”老三敲定时间,星期六上午开车,带着媳妇过来接爸妈,去市里商场买的衣服。
秦特没去,她现在学习紧张,说了要在家跟翠丹一起学习。午饭也不用林晚照担心,中午去翠丹家吃。
买衣服时老三就说起近来楼市波澜不惊,好地段儿不见涨不见跌,有些个次一等的地段儿,楼价还降了。
三兄弟连带刘凤女,轮流过来陪父母,顺带传递楼市不好的消息。
林晚照其实察觉出来了,她倒不是没放在心上,是出了件大事,她也就没在意孝子贤孙的这点儿小心思:反正银行卡、存折都在她手里。
赵嫂子向法院申请离婚了!
赵家已经接到法院传票,赵嫂子的儿媳妇杨静过来林晚照这里哭诉,“我真是不知道要怎么着了?家里奶奶病着,婆婆又要跟公公离婚,一直以来,老两口虽说有点儿生分,可这些年不一直这样过的么?按理这话不该我做儿媳妇的来说,可都这把年纪了打离婚官司,叫村儿里人怎么说呢?”
林晚照心道,孩子,你真不了解你婆婆,你婆婆什么时候怕别人说了?
杨静诉说着自己的艰难,“原我想着,怎么着过年一家人也得吃顿团圆饺子。可留半天留不住啊,妹妹一来就把妈接到城里去了。初一打电话,我们想过去给妈拜年,我妈出国了。等到元宵节,就想接妈回来吃元宵,妈也没回来。我们想去看看妈,妈说在外度假,也没说在哪儿。这才几天,传票就到了。爸都说,老赵家这辈子是头一遭收到传票。林姨,你说,我这可怎么办啊?”
林晚照看她眼角皱纹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气色忧郁,一身暗色羽绒服,头发是新烫的,做了颜色。只是林晚照觉着棕黄色不大适合黄皮肤,白一点的人染这样的颜色比较好看。头发很洋气,却衬得杨静面色发暗。
林晚照不想管这事,她是跟赵嫂子一边儿的,且不说俩人现在比较能谈得来,就是论亲疏,她跟赵嫂子都姓林。林晚照反是劝杨静一句,“他们一直也分着过,跟离婚也差不了多少。要是实在想离,那就离呗。”
杨静哽咽,“我们做儿女的,总是盼着父母在一起的。都过这么多年了,结发夫妻不到头儿,我想起来就难受。”
林晚照一直在思考,看杨静这么难受,以前也没见杨静跟赵嫂子这做婆婆的亲近过。哪怕以前林晚照跟赵嫂子关系一般,因为两家是邻居,她也知道赵家的事。
就林晚照这样厚道的人来说,赵嫂子的婆婆也是绝世大刁钻,当年赵嫂子生下赵同,赵家老太太就不让赵嫂子带,阴阳怪气的说怕被地主家的小姐给带坏了。赵嫂子能不想么?当时没少为孩子的事打架。赵老太太多强横啊,连看都不让看,要寻常女人得疯了。赵嫂子不是寻常人,也没疯。赵同就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后来娶媳妇的事,也是赵老太太包办。
杨静就是赵老太太挑的。
所以有时候看那老太太惨,见着炸丸子都眼馋,林晚照都得说一句因果报应。
后来赵嫂子生了闺女赵华,赵老太太一看是个丫头,没多理,让赵嫂子自己带了。
要说这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啊。
赵老太太带的亲孙子赵同,初中毕业就娶媳妇生娃了。
赵嫂子亲自教养的赵华,读的是A大,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现在虽然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可就看人家的学业经历,平时偶尔见一面那说话谈吐、穿衣打扮,工作也差不了。
就是让林晚照说,杨静进赵家门这些年,不见得多瞧得起这个婆婆。要真是个有心的儿媳妇,帮着在中间缓和缓和,那是自己亲儿子,赵嫂子又不是铁石心肠。
可这些年,没见过杨静跟赵嫂子亲近。
林晚照也是做过媳妇的人,明白杨静当年的心,谁想头上顶个婆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