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边家长里短,叶存山就在当快乐的小学生。
告知杜知春书包材料后,他就做好了要被炫的准备。
也自我安慰:他是夫郎亲手缝的,杜知春是小厮做的,这是不一样的。
杜知春显然也这样想,临时叫他家柔娘再给他做,又要等上两天,他已经迫不及待想来找场子,好好出出风头。
同样都是外人做的书包,那当然是挑看上去高大上一些的皮制品。
背着来书院时,他那叫一个得意。
结果踏进教室,就跟叶存山狭路相逢。
目光一低,被叶存山书包上花花绿绿的绣样闪瞎眼,“你这又是什么!”
叶存山笑出了声。
叫他俩这么一攀比,又有其他同窗想要这书包。
问的是叶存山那款——皮包太贵,不划算。
杜知春被冷落着,心上挤满了惆怅。
怎会如此。
早知道就把布制书包也带来了。
叶存山还有事情要问他,没把人冷落太久,放学后请人下馆子,问铺面经营的事。
书香门第出来的官员,总有几分清高,年年的孝敬另说,平时却是不屑于要百姓和商户礼钱的。
杜知春就让他们正常开业就行,“老老实实做买卖,该交的税别漏了,能有什么事?”
叶存山说,那个铺子以后是拿来卖纸的,“所以想托你回家问问,看有没有别的方面需要打点。”
叶存山沿河去过六七个城市,往江南一带,是有民营纸坊的,规模不一,纸质参差不齐。
他们本地没有人有这技术,沿河过来的商人会带些纸张来卖,运输成本加上去,价格低不了。
蔚县有家纸铺,是外地商人落户,因着上一条原因,本地的纸也就稍便宜一线,加上不定期会低价出劣纸,商人们算着成本,最后不愿意带纸来卖,叫纸铺一家独大了。
杜知春这才明白他要什么,沉吟不语。
叶存山说:“是低价纸。”
杜知春问:“有多低?”
叶存山报了个数,杜知春这才认真起来。
当朝重视科举纳才,各地教育也算政绩。
蔚县太穷,沿河还有几个富县,商人们多半是在西边码头停歇,少有认真把蔚县当中转站的,经济没带动多少。
低价纸引入,不会立刻对教育起作用,本地有这么个东西,却利在千秋。
杜知春让他等消息,“最好给我一些样纸,我带给我叔叔看看。”
还给叶存山通气,“那位小公子还没走,最近是办不了的。”
现在他们也没纸卖,可以缓冲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