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们也就只敢喊喊口号,根本不敢亲自下场,而是暗中资助于阗的教友们,让他们反抗、送命,为喀什噶尔抵挡来自东方的入侵者们。
史文恭没有惯着他们,在李彦仙的后续军队抵达于阗城后,史文恭立刻向西面的皮山城发起了进攻。
皮山城在汉朝时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皮山国,北魏时称之为蒲山国,喀拉汗国占据此地后,称之为“皮什雅城”。
但既然汉军已经重返西域,那么西域的一切地名都要按照汉人的称呼,皮山城距离喀什噶尔很近,当然距离于阗城更近。
由于时近年底,喀什噶尔的贵族们认为汉人要庆祝他们的节日,于阗城必然会放松,所以他们也放松了警惕。
史文恭就这么在腊月底突然领兵杀至皮山城,包围了这座小城,然后要求城内将庇护的于阗反对势力交出来。
皮山城主吓坏了,他们也没有想到,史文恭居然如此不讲理,汉军不是只要于阗城么,为什么杀到喀什噶尔来了?
皮山城主一边表示一定出了误会,一边派人联络喀什噶尔的贵族们。喀什噶尔的贵族们也慌了,他们只是想要搞事情,不让汉军在于阗过得安稳,是真没想着与汉军直接为敌的。
高昌回鹘与分裂后的东喀拉汗国之间,在边境地区为了争夺水源、绿洲,从未停止过小规模的冲突,但边境多乱是常有的事情,反正又影响不到喀什噶尔不是?
东喀拉汗国从未断绝过与西夏、前宋的贸易往来,靠着把控了西域南道丝绸之路,经商让贵族们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已经忘记了战争的模样。
于是当史文恭的态度更加强硬时,喀什噶尔的贵族们顿时服软了,易卜拉欣二世这位名义上的可汗不发话,他们甚至连自发组织起来对抗汉军的勇气都没有。
认怂了的喀什噶尔贵族们决定出卖受皮山城庇护的于阗反抗势力,将数百人交了出来,送到了城外。
然后贵族和贵族派来的代表们,就在皮山城头看到了令人恐惧的一幕:接收了这批于阗反抗势力后,狠人史文恭一声令下,一半的人就被汉军踢倒跪在地上,排个砍杀了过去。
要求皮山城派人来收尸,并送来一批粮草后,史文恭押着剩余的反抗军回到了于阗城,在城外再次来了一次砍杀。
“蛮夷之人,畏威而不怀德”,就在于阗以及喀什噶尔地区表现得淋漓尽致。史文恭要求龟兹派出僧侣前来于阗,重建佛寺,没有任何人敢反对,毕竟谁也不想成为汉军屠刀下的另外一批鬼魂。
朝廷官员之中,对绿教了解得最深刻的人莫过于博望侯马灵,而马灵这一次就跟随着史文恭,出任副手。
马灵认为,若要使得南西域佛事再度昌盛,从而与绿教抢夺信仰,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考虑到西域的人口有限,那么第二好的办法,就是以“宗教信仰自由”的名义,大力支持佛教和道教。
简单而言,马灵的建议,是汉军对于阗国下一代百姓,要求已经信仰了绿教的父母不得干涉子女的信仰,从而在下一代争夺新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