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林向西在老家待的时间更多,林向南常年在京城,但论起说话的分量,还得是林向南。
定海神针,不是谁都能当的。
“家里就你最有见识,大舅就信你说的话。”胡大喜的态度坚定,和林向南说起家里那些事的时候,一点也不避讳。
为了能在林向南这里讨一个最合适的主意,他连家里存款多少,都跟林向南说得清清楚楚。
胡家就是普通的工人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除去家里的生活费、学杂费、水电费还有儿女嫁娶的花费,胡大舅手里的存款不超过一千。
“原本是攒了九百多的,但这两个月厂里不发工资,只出不进,搞得现在就剩八百多了,家里这么多人,得吃饭啊……”
什么都能省,生活费没法省。
胡家底子厚,还能扛,有的同事,已经开始借钱过日子了。
厂里没发工资,工人也没不是没想办法,周末都会去做点零工,但这点钱根本就不够生活。
就算这样,也没人有胆子停薪留职,下海经商,都乐意在厂里耗着,等厂里恢复元气,就能发工资。
胡大喜第一个想的也是救厂。
“小南你先想想有没有什么法子帮咱们厂里一把,实在不行,我就停薪留职,出去找找其他路子。”
“单位凉了,你们开始救了,大清亡了,你们开始上朝了。”林向南非常光棍把手一摊,“救不了了,大舅你还是出去想办法吧。”
此话一出,胡大喜差点就猛男落泪了。
吓得林向南苹果都不敢啃了,默默的把苹果放下,好声好气的安慰道:“能救厂子的办法就那么几种,找国外的公司投资,找国内的大佬帮忙研发拳头产品,进行产业升级。要不您先不忙办停薪留职,可以跟厂里打个申请,去其他单位学习,取经?”
这样既能出去转一转,也能替厂里想想办法。
其实也就他们这小地方的药厂干不下去,外头大的药企,有自己专利的,能仿制国外的,搞中成药的……经济效益也都还行,没到开不下去的地步。
胡家所在的药厂,人才落后,技术落后就算了,销售手段也落后,可不就干不下去嘛。
现在的乡镇企业家,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人家小作坊卖药,每个小诊所和医院都跑,求爷爷告奶奶,还给大量的回扣。厂里的人,药卖不出去,依旧弯不下腰,当了几十年的大爷,让他们去当孙子,他们做不到。
越到后面,干不下去的厂子越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林向南的建议下,大舅心情沉重的回单位申请停薪留职了。
大舅做事光明正大,申请刚交上去,胡美丽就知道了,她跟林向南一样,也是举双手赞成。
“哪怕做个体户,跟我一样开店卖包子也行啊,总比在厂里这么干耗着的好。”
“妈!你怎么两副面孔。”林向西不服,“你对我可不是这么说的。”
胡美丽理所当然的说道:“你跟你大舅能一样吗?药厂都发不出工资来了,但你们学校工资照发不说,你还有机会升年级主任,两个单位都没法比。”
自从这几届大学生毕业,被分配了工作,上面接着就发了一些通知,提倡干部年轻化。
连国家都在拉拔这几批大学生,天时地利人和,现在的大学生想不出头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