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七年,诸葛亮着手整治军事、吏治,为大汉建立起统治体系。
建兴八年,诸葛亮为了减轻百姓赋税,令隐户入籍登记,推行了新税法。且为鞭策州郡长官做事,更是推行了考课法,施行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的施行,让天下官吏苦不堪言。本以为天下太平能躺平,然岂料诸葛亮不仅自己奋斗,更要让所有官吏陪他一起奋斗。
当然了,工作奋斗归工作,为了提高官吏的积极性,诸葛亮更改了地方上官吏的俸禄标准,以及明确升迁体系。
两汉时期,郡太守俸禄为两千石,负责检察的州刺史俸禄六百石,权利与俸禄出现倒挂,不符合当前南汉的三级地方制度需求。
为了适配国家体制,诸葛亮将郡守俸禄的范围划分在八百石——两千石之间,州刺史的俸禄限定在两千石——两千五百石之间,县令县守俸禄在三百石——千石之间。
诸葛亮考虑到边郡与内郡的不平等,为纠正二者的不平等,推行出边境津贴与年终津贴。
根据四方蛮夷的危险程度,分为三等津贴,鲜卑蛮为上级津贴,岭南诸蛮、羌人为中级,内郡诸蛮为下级。根据本年度表现,津贴约占本职俸禄的20%—50%之间。
年终津贴以同比上缴赋税的增加,以及人口、田亩等三项为考核标准,给予本职俸禄10%—50%的年终奖。
故在边郡任职,且能做出不小成绩,每年通过边境补贴与年终津贴二项,其得到的俸禄能超内郡长吏。
以刘番治海南岛为例子,虽领八百石最低标准的俸禄,但靠边境津贴与年终津贴,因在职期间出色的表现,其俸禄甚至能超过部分内郡太守。
在俸禄激励与考课明确的情况下,州郡官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彻查地方上的田亩数量,招抚隐匿户籍、流民,修缮地方水利,关东、关西尽数可见百姓开垦荒田。
中国之泰平,不代表边郡安稳,因鲜卑为了争夺西域,遂与大汉展开激烈冲突。
姜维于建兴五年冬,率八百精锐出玉门关,魏西域长史归顺大汉,姜维率部至海头(今罗布泊)驻扎。
建兴六年,为尽快确立大汉在西域的统治,以及防备鲜卑西进,姜维命人招抚西域各国。
西域小国得知曹魏灭亡,大汉重临天下,因旧时威望,纷纷遣使入朝朝拜。然遣使归遣使,并不代表西域诸国宾服大汉。
建兴六年秋,姜维以龟兹王侵占鄯善国土为由,率本部兵马与鄯善国卒两千多人前往征讨。龟兹王则发五千步骑迎敌,然被姜维率兵破之。
姜维重围都城,龟兹国请焉耆国来救,焉耆发兵来救,则被姜维再次大破。
龟兹畏姜维兵威,表示臣服大汉,遣子入长安为侍;焉耆王迫鸠尸毕那因无故兴兵,姜维换上亲汉贵族继任王位。
建兴七年春,鄯善、龟兹、于阗、疏勒等西域诸国再次遣使朝贡,并向西域都护府供给军粮。
是年夏,轲比能命弟弟苴罗侯率骑四万西征西域,从车师国入西域,车师国王急报西域都护府。
姜维闻讯,派人出使各国,以西域诸国安危为由,调发龟兹、鄯善等六个属国兵马三万人,兵入车师寻找鲜卑主力决战。
两军在伊吾(今哈密市)遭遇,姜维率西域诸国联军,大战鲜卑骑卒,首战因兵马实力悬殊,姜维兵败苴罗侯之手,遁走数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