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扶苏成功登上皇位,高要敏锐地察觉到易小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他早已与北岩山人暗中勾结,但高要怎么也没想到会演变到如此地步。易小川竟然不顾后果地向南境发动猛烈攻击,这一举动让高要还算是可以理解。但这般肆意玩弄他人性命,实在是有些过头了。
如今的朝廷大军表面上看起来威风凛凛、实力雄厚,可实际上却是内忧外患重重。若以常理而论,根本不应将南境作为首要攻击目标。想当年秦始皇尚在位时,国库便已几近亏空,入不敷出。连续两年大规模征召民夫服劳役,再加上各项政治措施的推行,财政消耗极其惊人。
大秦虽号称拥有数十万雄师劲旅,但实则南境这场战役只要拖延半年以上,朝廷大军恐怕就要面临断粮挨饿的困境。此次大战之所以能够勉强维持,全赖强行征收和调配粮草方才得以凑齐大军所需军粮。
高要萧何边走边谈,不知不觉间已回到了郡守府前。此刻的郡守府内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多官吏和士兵们早已在此恭候多时,只盼能尽早见到高要归来。见此情景,高要并未有丝毫耽搁,他步履匆匆地迈入府内,并挥手示意各级官员一同入内议事。
待众人皆坐定之后,高要首先关心的自然是各地的防守部署是否严密、各类武器装备是否充足以及至关重要的粮食后勤保障状况究竟如何。毕竟,正如那句古话所说:“打仗打得就是经济,打得就是后勤。”若这些方面出现疏漏或不足,那么整场战争都可能会陷入被动甚至失败的境地。
“所有人务必依令行事,不得有误!如有延误,定当严惩不贷!”高要站在郡守府大堂之上,声色俱厉地高声喊道。堂下众官员齐声应道:“喏!”声音整齐划一,回荡在郡守府内。
“好了,萧何留下,其余人暂且退下吧。”高要挥挥手,示意其他人离开。
众官员再次恭敬回应:“喏!”随后便陆陆续续地退出了郡守府,偌大的大堂瞬间安静下来。
此时的高要也终于得以松一口气,他缓缓褪下身上沉重的铠甲。一旁的侍从见状,赶忙上前帮忙。
“萧何,说说吧,我知道你心中定然还有些想法未及道出。”高要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萧何说道。他深知眼前这位足智多谋的谋士定不会毫无准备。
萧何微微一笑,拱手行礼后说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主公啊。属下知晓主公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想打这一仗,但形势所迫,实乃无奈之举。故而属下为主公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若能顺利实施,可保朝廷那三十万大军如同虚设。然而此计虽妙,却也是危险重重,必须仰仗主公精心研制的黑火药方能成事。”
“哦?怎么说?”听到萧何所言,高要不禁微微一怔,面露惊讶之色。想当初他向萧何请教该如何应对来自朝廷的压力时,萧何亦是苦思良久却未能想出甚为良善的计策,最终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拥立公子高成为秦王这条道路。然而此时此刻,面对朝廷那已然逼近的三十万雄师,萧何竟然声称自己想到了一条绝妙之计,这着实令高要倍感诧异与好奇。
倘若萧何当真拥有这般锦囊妙策,那么此前又何必派遣曹参径直前往甄陀呢?高要还满心期待着萧何会提出某些针对朝廷大军的独特谋略或奇招异术,但怎料得到,萧何所言之计竟是要将这整整三十万大军一举歼灭!如此豪言壮语,在高要看来简直就是危言耸听、天方夜谭。
且不说别的,单就这三十万大军本身而言,其中不仅包含着实力强劲的北境军,更有昔日秦始皇特意布防于咸阳周边的精锐禁卫军。这些可皆是大秦帝国最为骁勇善战之师啊!
再者,秦军手中所持有的秦弩亦非等闲之物,其威力不容小觑。即便双方在武器装备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若想要在转瞬之间便击溃这三十万朝廷的虎狼之师,除非能够拿出如现代化武器般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神兵利器,否则绝无可能轻易做到。
这绝非此前在会稽所遭遇的那群楚军可比!楚军队伍里,除去被项羽亲自带出的上万名精锐之士外,余下众人大多只是各郡县的地方兵士罢了,甚至还有不少是临时招募而来的士卒。
他们若与北境军以及禁卫军相较量,简直就是云泥之别。且不说兵员素质参差不齐,单就其中的老兵数量而言,便已极为可观。而在中低层将领当中,更是不乏许多曾参与过灭六国之战的宿将。这些老将们无论是个人实力、作战经验还是战斗素养,皆非寻常军队所能望其项背。如此一来,也就无怪乎高要始终无法全然笃定自己能够获胜了。
不仅如此,尚未将李信、王离、章邯等一众猛将纳入考量呢!这些人可皆是当今天下赫赫有名的战将,随便拎出一人来,都堪称名将级别之存在。即便是在这个时代刚刚崭露头角的韩信,恐怕也未必能稳稳胜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