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爽!
朱棣现在很是不爽!
他大张旗鼓地唤来文武重臣,希冀着这老二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
谁知道这个逆子却是一反常态,评价他挥师北伐不过是做无用功罢了。
打跑了鞑靼,还有瓦剌!
再打服了瓦剌,鞑靼又崛起了,或是还有其他游牧部落!
着也就是在说,他朱棣劳师远征北伐草原,换取的不过短暂和平罢了。
但大明王朝付出的代价,却是不计其数的钱粮资源。
这一对比之下,显得他朱棣很是愚蠢!
毕竟御驾亲征挥师北伐,朝堂之上有很多重臣都不同意,是他朱棣一意孤行非要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可是现在,老二朱高煦直截了当地驳斥北伐得不偿失,他朱棣这老脸往哪儿放?
想着,朱棣心中怒气更甚,目光不善地盯着朱高煦。
“老二,武力北伐不可取,那你有什么高见啊?”
“难不成我大明就龟缩在长城之内,坐视蒙古趁机崛起?”
众人都听出了皇上语气里的怒火,更是不敢吭声,唯恐遭了无妄之灾。
朱高煦倒是不以为意,摸着下巴笑道:“爹,您知道草原的阶级分化吗?”
众人一愣,当场懵逼。
阶级分化?
这是什么意思?
“蒙古按照地位,大致可分为贵族与平民两大部分,当年成吉思汗打破传统氏族部落的传统组织结构,建立行政、军事和生产组织相结合的统一体制——千户制。”
“千户之上,有万户,其下复有百户、十户,分别由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十户长统辖,这些户的长官大都由原部落首领、贵族充当……”
不得不承认,成吉思汗当真是一代天骄。
他利用千户制,将整个草原层层掌控,命令所到之处,无人胆敢不从。
在这千户体制下,蒙古所有青壮年男子皆为战士,编入军队,自备马匹和兵器,由千户长、百户长率领,随时听命出征。
并且他把居民固定在指定的十户、百户和千户以内,就是要保证千户制的完整性,保证必要的兵源和税源,使得蒙古所有成年男子都能“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与太祖爷朱元璋创立的卫所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成吉思汗唯一做错的地方,在于他亲手培养出了一批以成吉思汗为首的皇室宗族即“黄金家族”的最高统治集团,和各级那颜贵族构成的封建大领主。
成吉思汗把编成千户的蒙古民众连同管辖千户的各级那颜当作家产,分配给自己诸子、诸弟等宗室成员。
按着家产分配的惯例,他的诸子、诸弟又把分给他们的平民和各级那颜,再分配给自己的亲族或部属。
各级那颜对于大汗和大汗的宗亲处于绝对从属的地位,但对蒙古民众来说他们却又是统治者。
他们接受大汗或其宗亲的封赏,成为领主,并且获得世袭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