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现世的风暴迅速吹遍了各个位面。
秦汉唐明迅速行动起来,邀请诸子前往本国讲学。
甚至连蒙元也掺和进来,许以显爵高位,但求几位大佬能推进下大元的文化事业。
唯有大清圣祖康熙大帝,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吐血三升,当场原地升天。
跟大元不开科举的散漫统治方式不同,对于满清来说,八旗和儒学是帝国的两根支柱。
就是靠着尊儒的名头,老爱家才最终在中原站稳脚跟。
但康熙很清楚,这个儒和孔子的“儒”完全是两码事。
所谓“入关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爱新觉罗家可以随意挑选顺眼的奴才,注解儒学经典,为大清正统寻找理论根基。
反正那孔庙里的泥胎菩萨又不会跳出来反对。
而今孔仲尼从棺材板里跳出来,满清的法理正统完全不存在了,麻子哥能不急吗?
但不管再怎么暴跳如雷,该有的姿态是少不了的。
圣祖老人家硬着头皮派出一支高规格使团,由八皇子亲自带队,携带丰厚的礼品,浩浩荡荡赶往十七世纪的开封府,展示大清帝国对儒家至圣的敬意。
至于为什么不是皇太子胤禛,因为这位四爷这会正在大秦国旅行。
身为使节,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乃是份内之事。
在面见始皇,表示了大清国愿与秦国结成友邦的美好愿景,并得到积极回应后,完成最重要出使任务的胤禛拉上了副使张廷玉,一同在咸阳附近采风。
路上皇太子忧心忡忡,随行的张廷玉忍不住开口道:“太子殿下,可还在为孔圣之事发愁吗?”
胤禛叹了口气:“又怎能不愁啊。我大清虽尊儒,但只怕是入不得圣人眼界。若是八弟使开封,被圣人所辱,传回去,儒林都要动荡。”
以孔仲尼“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政治态度,剃发易服的大清使团会得到什么待遇可想而知。
至圣先师这么一定性,这大清国的士绅们想揣着明白装糊涂都不行。
张廷玉宽慰道:“太子殿下也无需太过忧虑。”
“自仙门降世后,至圣之名亦是大不如前。”
可不是嘛,真神仙都出来了,你一个历代帝王封出来的圣人又如何比得。
“且陛下既然位列天下七帝,那便是仙子对我大清国的认可。这才是最大的法理。”
“至圣虽名动天下,若无仙子垂青,又何来这二世为人的机会?”
“所以太子殿下,且放宽心,只管采风便是。”
这张廷玉说得倒也在理。天大地大,神仙最大。
仙子都认可俺们康熙大帝了,你孔丘算哪根葱?